華盛頓Washington DC | 自由行 | Newseum 新聞博物館 There’s more to every story.

華盛頓DC的博物館林立

有航空 有自然歷史 有科學 甚至有間諜博物館

其中又有分免費和付費的

出發前稍微做了功課

但因為待在華盛頓的天數不多

所以最後決定選一間最想要逛的

 

凱5表示 航空類博物館一定很好玩

但在爭辯之後我取得了勝利

我們決定去逛新聞博物館Newsuem

新聞博物館Newsuem需要門票

大約$800台幣 但是可以逛兩天

Newseum 新聞博物館 門口

 

新聞博物館Newseum 是1997年開幕的

跟其他博物館比起來它算很新

主要展示當然是跟新聞學有相關

但深入去逛以後可以發現

這裡不只是讓你看看新聞歷史而已

其實跟歷史 媒體 政治 娛樂..都有相關

Newseum 新聞博物館 官方連結

比起逛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沒有辦法看到真實的恐龍

這裡每一層樓的主題都很吸引我

有種真實且離我並不遠的感覺

新聞博物館Newseum – 樓層介紹

我們當天是從最高樓逛到一樓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Louder than the words

這區是在陳述搖滾樂和政治間的關係

年輕人用搖滾樂來表達對社會現況的不滿

用搖滾樂表達人心 聚集民意

除了針對歷史事件作陳述外

也展示了每個年代不同的搖滾裝扮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2 preset

除了搖滾音樂

現場還可以試聽HIPHOP音樂史

我們在這裡玩了好一段時間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關於政治歷史

有一區也放了美國歷屆總統介紹

川普雖說上任沒多久

但新聞博物館Newseum也很迅速地更新了資料

IMG_4304

跟新聞博物館Newseum大門口一樣

這裡放了世界各個國家的每日頭條

我們立刻發現了台灣的蘋果日報

這一區實在很有趣 而且每天都會更新

新聞博物館Newseum樓層往下走

進入偏向新聞媒體發展相關的區域

看到一台記者的殘骸車

這是在人們有言論自由和 第一次有記者被殺害

但是 人們會為此感到害怕而逃避發言嗎?

我想這在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答案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g3 preset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g3 preset

媒體工具的演進

以前媒體要背這麼大一個背心

現在只需要一張工作證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女性第一次擁有投票權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新聞博物館Newseum裡有15個劇院

影片也當然比文物更生動更能融入情境

新聞博物館Newseum – 劇院

新聞博物館Newseum 內印象很深的911攻擊事件展區

一整面世界各國對911的新聞報導

新聞博物館Newseum – 911事件展區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世貿大廈頂端鐵塔的殘骸

周圍放著是依照時間點排序的現場紀錄畫面

這區有個放映室 放著當時的紀錄影片

裡頭氣氛相當低迷 也看到有人在裡面默默掉淚

當下能深刻感受到911事件對人們劃下的痛和陰影

新聞博物館Newseum – 911事件展區

關於學生社會運動的展區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大地圖展示世界各國對於言論的自由程度

很榮幸台灣是高度自由區

新聞博物館Newseum 世界各國言論自由

新聞博物館Newseum內也有許多互動區

可以讓你現場貼貼紙投票

這一題是 那些用燒美國國旗來表示抗議的人民 是否改被處罰?

不過已經被貼滿到看不出哪一邊偏多

新聞博物館Newseum 互動式投票

但像是下面這個關於川普上任後的情境題

就有明顯答案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g3 preset

1967年的非裔美國人權運動

新聞博物館Newseum 人權運動

傳播媒體進化史

這區利用時間軸來展示的相當清楚

除了媒體本身外還搭配年代大事件

更能加深印象

新聞博物館Newseum 媒體演進史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特別紀錄一下社群媒體的出現

讓我有現在的工作 我的衣食父母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再往下走

可以看到也是博物館典藏的柏林圍牆殘骸

正反面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

象徵東德西德不同的自由程度

東面是一篇灰暗

西面則是一篇彩色塗鴉

藝術家們在牆上用塗鴉表達政治思維

以及反對社會權威

新聞博物館Newseum 柏林圍牆

新聞博物館Newseum中也有普里茲獎展區

雖然之前台灣展出時已經有看過

但再看一次還是ㄧ樣震撼和沈重

新聞博物館Newseum – 普立茲獎展區

看完沈重區域逛逛周邊商品

很多小物會上人會心一笑

也有很多物品上有印新聞博物館Newseum的口號

There’s more to every story.

新聞博物館Newseum 周邊商品

新聞博物館Newseum裡面能看得真的太多

可惜我們這次只有安排一天逛

而且不同於其他博物館

也許是因為比較新的關係

裡面的展示設計很容易引起興趣

不是枯燥乏味的敘述歷史

而是結合媒體 結合娛樂 結合當代大事件

很多事情正發生在不久的過去

甚至現正發生在你我周遭

下一刻很可能就會被寫進歷史

新聞博物館Newseum 內展示

在新聞博物館Newseum內可以看到媒體工作者

對於工作的熱情 社會的貢獻 以及傳遞的力量

但這張照片也令人印象深刻

no more media liars

在最一開始的社會 資訊不流通 需要仰賴媒體

媒體給予人們資訊

後來演變為媒體可能報導不實新聞

給予人們錯誤或偏激的資訊 操控風向

而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

媒體已不是唯一的資訊來源

有可能是網路資料 有可能是網友

也有可能是網路名人

什麼樣的內容帶領著風向

什麼樣的內容才是正確

我想每個人都應有廣泛收集資料以及判斷的能力

單憑一個來源已經不能夠斷定一切

沒有人能阻止別人的言論自由

而在接受資訊後的想法 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Newseum 新聞博物館 – There’s more to every story.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