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一直都有種神奇的力量
能讓幾萬個人全心投入於同件事情上
產生非常強烈的凝聚力
不管是獲勝還是落敗
身旁都有人陪你一起感受
看NBA現場一直是人生清單之一
我是馬刺迷
所以出發前一直期盼能在紐約看到馬刺隊
可惜最後無緣
原本想硬是穿著馬刺球衣看別隊比賽
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也好險放棄了
基本上現場沒有人會如此白目
很多人都說看NBA應該要去麥迪遜花園朝聖
但在爬文和凱5的說服下
決定到場地有翻新過 票價便宜很多
而且有書豪的Barclay center
看人生第一場NBA球賽

似乎只要跟布魯克林有相關的人事物
都讓我異常快樂
一到現場就非常興奮
還臨時起意去買了板子和筆
希望能被豪哥看到來自台灣的溫暖
但最後因為買到同色系寫不出來
所以花了冤枉錢

每次豪哥一上場我們就會開啟亢奮模式
感覺來看的都是當地人居多
當大家一起喊著 “Brooklyn!!!!"
可以感受到很強烈的凝聚感
而那場籃網對公牛也非常精彩
球賽有時候最怕就是差距太大不夠刺激
當天最終比數只差了一分
第一次看現場的NBA就如此精彩
真心覺得自己很幸運
不過還是要說
總有一天要到聖安東尼奧看馬刺隊現場
幫 kawhi leonard 加油
除了看NBA以外
也在百般猶豫下去看了MLB大聯盟
當了一日美國職棒棒球迷
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棒球的現場
當時是一個平日下午
沒想到還是坐了滿滿的球迷
每個人都戴著洋基隊帽子
當下抗拒不了那股熱情氣氛
即使已經有一堆棒球帽
還是失守買了粉綠色洋基帽
也達成了在場邊喝酒看球的成就
不管是哪種球賽
喜歡每個球迷熱情尖叫或失望沮喪的反應
喜歡球迷與球員一條心的感覺

這次在紐約看了NBA和MLB
能感受到球賽不只是球賽本身而已
不管是周邊設施 廣告贊助 活動流程設計
都讓我滿有印象的
球場外周邊設施完善
無論是食物啤酒或是商品店都非常多
尤其是MLB幾乎像個美食街一樣
甚至看到有人會在場外坐下來喝咖啡聊天
可以看出這些人並不一定是專程來看球賽
也許是單純把看球賽當成稀鬆平常的休閒活動
週邊商品店更是多得可怕
可以拿迪士尼來當作比喻
幾乎是踏進去就很難空手離開
不過迪士尼當然是危險約莫一百萬倍
再來是現場的廣告贊助和抽獎活動
雖然早已聽說NBA的廣告行銷 商業模式有多強
但到現場才發現再比電視上看得更誇張些
已經不再是單純在球場邊放滿滿的看板賺曝光
中場休息一定穿插廣告商活動
有螢幕動畫 有螢幕小遊戲 也有實體活動
看NBA時中場休息的活動竟然是抽車子
一場球賽抽一台車
似乎在這已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現場螢幕活動我還停留在接吻遊戲
沒想到MLB花招百出
模仿跳舞動作或機智遊戲
我想也是
永遠停留在接吻遊戲勢必是行不通的
籃網隊在現場也有做了IG hashtag的活動
只要是上傳當天看比賽的照片加上Hashtag
賽後也有機會抽中個大獎
未來也許會更加朝著用手機或網路社群做互動
這也讓我想到
馬刺隊的Facebook Fanpage經營
一直讓我很佩服
每篇貼文絕對不是單純圖文而已
從賽前鋪陳 賽況分析 賽後感謝
又或是選手們的日常
能感受到小編很強烈的把馬刺迷凝聚在一起
不愧是我愛的馬刺隊
連小編都很用心
NBA官方玩社群功力也很強
IG新的投票功能NBA也跟上了
能做賽事投票預測
也能從IG story裡面近距離看球員
在紐約看球賽
除了球賽本身的興奮以外
也讓我在運動行銷上開了眼界